漆黑的夜晚,独坐窗前。没有月光,冷冷的风吹着愣愣的我,想写点什么,又不知从何写起,耳边响起的是郑源忧郁的声音,为何我会这样,难道这就是人的天性吗,太好了,总想找点忧郁的东西,填补内心缺失的空白,年少不知愁,却总喜欢强说愁,也许到了某 一天,真的愁来的时候,才知道今日所为是多么的可笑啊。
又是一年月,又是一天星,每天二十四个小时,为何总过的如此迷惘。有人说每天的二十四个小时就是一个社会,然而在这样的社会里,我能做的又是什么呢,只有迷惘与无知伴随左右,都生活了二十几年,依然看不穿什么是真,为何每天的生活如此让人感觉空虚?
大雁南飞,不解老人为何受不住岁月的侵蚀,老人无助的话我依然回味:大雁啊大雁,不是我要变老,是这时光不断的循环,让我不得不老去啊。
走过了童年,走过了少年,走进了青年,却有了一颗老年的心,人生百态,就真的体会完了,也太简单了吧,这样的人生如何让我甘心在世上走一朝啊。
梦想的天堂,总给我诱人的气息,像百花盛开的春天,时时散发着醉人的芬芳,让我无法自拔。总喜欢有雨的日子,特别是小雨,蒙蒙茏笼的天气让我的心有了一种期待,一种思念,一种遐想。陈琳的《雨夜》总在我的耳边时时响起,一个人的日子也许就是如此的多情吧。窗外依然下着小雨,记得那首《巴山夜雨》: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
常言:女子伤春,男子悲秋。而今又是秋高气爽之时,如何不让我发此感慨啊。也许注定我是一个多情的种子,在这个秋水平波,碧草均凋的时候开始发芽吧。一颗忧伤的心,一种悲伤的情境,确实不适合眼前的我,但是既然种子要在这个时候发芽,要从这个时候开始成长,我又能做甚。现在 有了这样的一种心境,到了将来可能受伤的时候就不那么的痛了吧。
伤感总在我的脑海中浮现,却从来不知道什么是伤感。经历过了才能真正的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,任何的空想都只是无知的行为。
都说人性本善,与我而言,应该是人性本伤,有多少的歌曲都是那么催人泪下,真不知道如今的人是怎么想的,也许社会给了我们一个大的共同相处的舞台,却也缩小了每个人内心互吐心声的场所,所以这样的伤感,总能时不时的拨动着有伤者内心的那根弦,总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吧,昔日那篇〈流浪的二胡〉不也感动的许多人吗?
伤原本是不存在的,想的太多了,也就有了伤,伤注定了带来痛,痛总让人难忘,所以伤也就让人难忘了。突然想起了两位高僧对佛法的阐释: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菩提本非树,明镜亦无台,原本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世间的一切是如此的矛盾,却又是如此的协调,太多的伤,伤身,伤太少了,说你不食人间烟火。万物在这样的矛盾中生长着,在这样的矛盾中渐渐消亡。伤也一样,不是有这么一句吗: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,五十知天命。也许到了五十,我才能与伤挥挥衣绣,带走我的云彩。
|